当不少富二代专门从国外飞回家,查问自己还有没有其他没露面的兄弟姐妹的时候乐红网,Miss Ming我就知道,这事有趣了。
每次这类顶级财富圈相关的隐秘亲缘浮出时,网友们鲜少震惊,反倒多是「果然如此」的了然。
对比之下,「独生」倒是鹤立鸡群了。
毕竟在富豪圈里,子女众多的并不在少数。
根据英国金融服务网站GoCompare近年的一份调查:在欧美的亿万富翁群体中,25%有三个孩子,17%有四个孩子,21%有五个或更多。
国外某婚恋平台调研显示,资产过亿的欧美男性里,有34%认为「拥有非婚生子女是能力的象征」。
这组数据像面镜子,直白照出财富圈旺盛的繁衍欲。
所以,为什么有钱人都这么喜欢生孩子?
就比如马斯克吧,比起他的SpaceX、xAI模型和「美国党」,他悄悄完成另一项宏伟的「人口培育工程」,也挺有意思。
这位金字塔顶尖的首富在今年3月份已经迎来了他的第14个孩子。
从2002年到2025年,14个孩子,54岁的马斯克的生育史跨越23年。
2002年,马斯克和加拿大作家贾斯汀·威尔逊结婚,并有了第一个孩子,但孩子在10周大时夭折,而这个不幸夭折的孩子也让马斯克彻底走上了「科技造娃」之路。
马斯克和加拿大作家贾斯汀·威尔逊
2004年,俩人借助试管技术生了一对双胞胎男孩,他的第2、第3个孩子分别取名泽维尔和格里芬。
其中,泽维尔在2022年变性,并宣布与马斯克断绝父子关系,一度还成为网友调侃马斯克「生儿育女」的大瓜主角。
2006年,马斯克和贾斯汀・威尔逊又通过试管婴儿生了三胞胎男孩,分别是凯、撒克逊、达米安。其中达米安聪慧异常,被媒体称为数学和物理天才,马斯克的母亲还评价达米安说:「他比马斯克更聪明」。
2020年,马斯克和加拿大女歌手格莱姆斯交往并自然受孕生下他的第7个孩子,马斯克开心到直接用代码给孩子取名:X Æ A-12马斯克。网友锐评:很硬核,但也很迷,读都不知道该咋读。
马斯克和加拿大女歌手格莱姆斯
2021和2022年,格莱姆斯又先后通过试管生下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。狗血的是,在这期间,马斯克和公司高管希冯・齐利斯也通过试管技术生下一对龙凤胎。
据小道消息说,格莱姆斯和齐利斯甚至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,同时住进了一间医院待产。到这时,马斯克已经有了他的第11个孩子。
这还没完,2024年,马斯克又和齐利斯通过试管生下第12个孩子,一个女儿——阿卡迪亚・马斯克。
马斯克和公司高管希冯・齐利斯以及儿女
今年2月28日,齐利斯又又又发布最新造娃动态,宣布已顺利生下第13个孩子——小儿子塞尔登・吕库古・马斯克。
这个「小儿子」仅在半个月后就升级为哥哥了,3月14日,作家阿什利・圣克莱尔乐红网宣布为马斯克生下第14个孩子,经亲子鉴定确认生父概率达99.9999%,真就到处当爹。
作家阿什利・圣克莱尔
抛开这些八卦不谈,其实仔细研究这个生育时间表就会发现,马斯克的「生育高产」并不是偶然。2020年不仅是他「高产」狂热期的开始,也堪称他人生的「分水岭」。
这一年,特斯拉股价暴涨,SpaceX完成首次商业载人航天,成为史上首个实现载人航天的私营公司,马斯克本人以720亿美元净资产跃居全球第二富豪。
事业的顶峰发展给了他一种「基因优越感」,从2020年以后持续不断的造娃行动仿佛在证明:「他的基因值得被更多复制」。
而他复制基因的方式也很符合他的职业身份,他坚持以科技手段来严格控制下一代的质量、数量。
对他来说,这既能避免第一个孩子因先天性疾病夭亡的悲剧再次发生,又能高效率达成生育计划,保证一次性成功,得到健康聪明的下一代。
这种对自我基因的自信还很快与「人口焦虑」绑定。
马斯克多次在公开场合「催生」,甚至直接放话说全球生育率下降是「文明面临的最大威胁」。他在2022年还发推文说:「我正尽最大努力帮助缓解人口不足危机」。
而他自己生这么多孩子,就是为了给大家做个「好榜样」。他还开玩笑说称地球上没有足够多的人口,就绝对没有人想去火星。
该说不说的,他这一点倒是令人佩服。起码别人催生纯靠一张嘴,他催生靠自己以身作则。
但很明显,马斯克绝对不是为了多子多福或者为地球创造新人口才这么拼。结合他的火星移民计划就能看出来,他想通过传播自己的「优秀基因」、批量生产「高智商人类」来更好达到这个计划。
细想想这个想法,够疯狂吧?就好像他不是在生孩子,而是在打造一支拯救地球文明的「特种部队」。
总之无论是生育目的还是生育方式,马斯克的「生育狂潮」,都已经远远超出家庭范畴,变成了科技资本主义下的一个奇特样本。
如果说马斯克的基因复制造人计划是一种科技新贵的疯狂执念,那么顶级老钱家族的后代养育计划背后,则附带着冷静到冷酷的家族版图扩张规划。
比如洛克菲勒家族。
提到洛克菲勒家族,多数人先想到石油和财富。在20世纪的绝大部分时期,洛克菲勒就是美国财富和权力的同义词。
这个家族通过1870年创立的标准石油公司,在1880年代控制了美国95%的炼油能力和90%的油管运输网络。
到1890年,其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至95%的炼油业和85%的原油产量,形成全球首个石油垄断托拉斯。
洛克菲勒家族的标准石油公司
又通过大通曼哈顿银行构建金融网络,在1970年代控制全美12%的银行资产和26%的保险资产,并直接或间接控股埃克森、美孚等石油巨头,更是在冶金、化工、汽车、航空等12个关键经济部门拥有决定性话语权。
拥有如此庞大商业帝国的家族,在培养家族子女上也拥有着顶级的思路。
从老洛克菲勒的5个子女,到如今第五代仍活跃在各领域的后代,他们生孩子从不是简单的图个人丁兴旺,更像一套精心设计过的家族扩张计划。
家族第一代创始人约翰·戴维森·洛克菲勒凭借自己的石油帝国,在1910年成为美国第一个十亿富翁,按GDP比例换算占当时美国经济总量的1.6%,其财富在2025年价值约4200亿美元。
家族第一代创始人约翰·戴维森·洛克菲勒
直到今天乐红网,老洛克菲勒的遗产依然支配着世界石油产业。
家族第二代掌门人是小约翰·D·洛克菲勒,单从事业开拓的角度来看,他或许不如父辈成功。但他却通过拓展慈善事业,让洛克菲勒家族赚足了名声。
小约翰·D·洛克菲勒
他花费重金在纽约建立了洛克菲勒中心,进行了众多保护珍稀植物、文物等各项活动。而这些外人看来的「善举」,都无一例外成为了新闻头条,也让洛克菲勒家族声名远播。
洛克菲勒中心
另外,与父辈不同的还有:小约翰十分重视繁衍子嗣。他生下了五子一女,并把五兄弟培养成富人养娃的教科书案例。
毕竟家里是真的「有皇位要继承」。外人再靠谱,也不如血亲来得放心。
五兄弟各自在政界、金融界、投资界全面开花,形成的资本、政治、文化多维网络,这比任何商业联盟都牢固。
其中,纳尔逊・洛克菲勒一头扎进政界,连任四任纽约州长,一路做到美国副总统,成为自罗斯福、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以来最受瞩目的一位政治家,直接把家族影响力延伸到政治权力中心。
纳尔逊・洛克菲勒
弟弟大卫・洛克菲勒守着金融底盘,执掌了大通曼哈顿银行,将家族的石油霸权转化为金融霸权,又将金融权力转化为隐形的政治影响力,而这也是他作为洛克菲勒家族「钱袋子的守护神」最硬核的含金量。
大卫・洛克菲勒
劳伦斯・洛克菲勒则成为帮助家族开拓新领土的军师。有了兄弟们的助力,手握政界、金融界一手信息和资源,他玩起了风险投资成了先驱。
1960到1980年投资超200家企业,其中37家上市(包括英特尔、苹果等知名高科技企业),年均回报达到28%。
这兄弟仨,一个抓权力,一个抓现金流,一个抓未来风口,用多子女形成的多维帝国策略彻底打破「富不过三代」的魔咒。
到了第四代,家族发展方向甚至延伸到文化领域。史蒂文・洛克菲勒成了环保主义者;第五代的瓦莱丽・洛克菲勒主导家族基金会撤资化石燃料,开启家族事业的新时代转型。
加上家族早年创办的芝加哥大学、洛克菲勒大学,以及现代艺术博物馆,文化领域的布局早就织成了一张隐形网络。家族的财力和影响力从未衰退,发展到现在依旧如日中天、独富天下。
总的来说,洛克菲勒的传承,从不是简单生养,而是让子嗣攥紧石油、金融、科技的命脉,将散沙般的财富筑成不散的帝国。
这种血脉绑定,看似老派,实则戳中资本命门——人是财富的根,更是权力世袭的终极介质。
百年家族史就一句话:真正的豪门,从造人开始,就在算计了。
商人凭借多子女扩张商业版图,政界名门也自有考量。
再比如大名鼎鼎的肯尼迪家族。
从1848年第一代移民帕特里克・肯尼迪踏上美国土地算起,至今已经到第六代成员。在长达177年的开枝散叶过程中,这个家族在美国政界布下了巨大的亲缘势力网络。
如果说洛克菲勒家的孩子是家族企业各部门的总经理,那肯尼迪家的子女们更像散布在权力网络里的「节点」。
肯尼迪家族第一代成员帕特里克·肯尼迪,26岁时从爱尔兰漂洋过海移民到美国波士顿,在制桶场当工人。移民后第二年与布里希特・墨菲成婚,婚后育有5个子女。
第二代成员、家族奠基人约瑟夫・肯尼迪和妻子罗斯一口气养了9个娃,他也是个有头脑的人,通过从事各种投机买卖赚了不少钱。
或许他知道真正能让自己家族财富永存的唯一方法,就是进入政界,他把家迁到了当时的金融政治中心纽约,让儿女们能接触更多达官贵人、更容易进入政界。
也是从这里开始,肯尼迪家族的孩子们就像被设定了某种程序,一个个都往政治权力中心扎。
家族的政治影响力在飞速提升,家族的谱系也在飞速扩张,终于出现了走上世界政治权利巅峰的代表性人物——
「肯尼迪政治三巨头」。
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・肯尼迪,他的弟弟罗伯特・肯尼迪成了司法部长,另一个弟弟爱德华・肯尼迪是国会参议院任期第三长的参议员。
这哥仨凑一起,形成了一个从白宫到司法部再到国会的权力铁三角,别说在当时,就算放到现在,这种家族式的政治权力布局也少见。
生孩子给这个家族带来的甜头的确很大,也成为了家族传统,光罗伯特一个人就生了11个孩子,几乎每年都添丁,生孩子速度赶上造人流水线。
在这些孩子里,投身政界的也不在少数。凯瑟琳・肯尼迪・汤森当过马里兰州副州长,约瑟夫・肯尼迪三世成了马萨诸塞州众议员。
爱德华的儿子帕特里克・肯尼迪也没闲着,在罗得岛州当起了众议员。发展到第四代时,家族成员已超过50人。
虽然没出总统级别的人物,但家族成员在美国政治权力网的布局更细致也更广泛了,法律界、商界、媒体界到处都有这个家族的身影。
卡罗琳·肯尼迪和儿子
卡罗琳・肯尼迪当过驻日、澳大使,她的三个儿子已经被外界看作潜在的政治力量。这就像往社会各个角落撒种子,总有几颗能长成参天大树。
而这个家族在政治权利中心——美国国会的影响力始终都在。
从1947年约翰・肯尼迪当选众议员开始,一直持续到2021年乔・肯尼迪三世任期结束,除去2011年至2013年出现过的短暂中断,肯尼迪家族成员在美国国会的连续任职历史长达72年。
要知道,美国立国至今也就249年,这一大家子的政治影响力称得上空前绝后。
对肯尼迪家族来说,每个孩子都是一张通往影响力的门票,生得越多,手里的票就越多,总有一张能敲开权力的大门。
他们用血缘织就的关系网,从白宫延伸到国会山,再渗透到各州政坛,把「人多力量大」的朴素道理,变成了延续百年的政治影响力密码。
有一句话说得很好,好工作就像艾滋病,只能通过性、母婴和血液传播。
工作如此,财富和权力也是如此。
策划 Editor | 赵姗
作者 Wri ter |小只
排版 Layout |于明焕
明道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